时间: 2023-12-22 14:09:47 | 作者: 景观亮化产品
的战略道路,现如今的我们已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远洋运输船队,以及全球顶级规模的海洋装备制造业,但放眼整个地球却还有两块处女地有待开发,那就是南北两极地区。
最近,我国成功打破了一项国外长期垄断的核心装备就与两极地区有关,由于两极地区大部分海洋被厚重的冰层覆盖,因此就需要破冰能力更强的专业破冰船。我国此前仅有一艘雪龙号极地破冰考察船,该船是用7亿人民币从乌克兰原装进口的白令级破冰船,因为上世纪90年代我们还没有建造大型极地破冰船的实力。
现如今,随着我们国家海工装备建造实力的日益增强,慢慢的变多的复杂船型都已经具备了建造能力,譬如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世界最大吨位可燃冰钻井平台、超大吨位原油运输船、超大吨位半潜船,以及各型特种船舶,这些实力积累为我国独立建造大型破冰船创造了条件。
在产业能力升级以及极地科考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雪龙2号应运而生。2年前的2016年年底该船在我国江南造船厂举行了正式开工仪式,并于次年9月开始连续建造,短短12个月后,雪龙2号就完成了船坞合拢施工顺利下水,将于明年正式交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执行北极科考任务。
该船特别之处在于这是全球第一艘具备首尾连续破冰能力的极地考察船,而此前的雪龙号并不具备连续极地破冰能力,该船满载排水量接近1.4万吨,比我国055型万吨级驱逐舰还要大。
雪龙2号还有一个装备特点在于采用了两部360度全回转推进吊舱,意思就是船尾螺旋桨可以360度旋转,进而实现船舶航行方向的灵活可控,基于这样一个操控特性雪龙2号取消了普通船舶必备的尾舵。
我国并非极地国家,在极地科考船领域的建造经验尚不及临近极地国家。雪龙2号作为我国开工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破冰考察船选择的是中外联合设计的路子。基本设计的具体方案由芬兰阿克北极公司提供,详细设计由中船重工708所负责。
雪龙2号的核心装备吊舱推进系统也是进口自芬兰,因为此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并没形成产业规模,加上极地国家对该技术已形成垄断,为了尽快改变我国仅有一艘极地考察船的现状,这也是最快速的方法。
虽然第一艘国产极地破冰船使用了外国基础设计的具体方案,但我国相关核心技术装备也正在陆续突破的路上。近日,海洋装备战线就传来了新的捷报,由中船重工704所研制的2兆瓦推进吊舱顺利完成连续试验,为该推进器实现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全回转推进吊舱不同于传统船舶螺旋桨与发动机有直联大轴,它是一款电力推进装置,而旋转电机都整合在吊舱内部,研制试验难度极大,应用全回转推进吊舱的船舶可以轻轻松松实现船舶360度原地转向,船舶离开码头配合船艏侧推装置也不需要拖船,有很广泛的军民两用装备的应用前景。
雪龙2号只是我们向极地进军的第一支生力军,中船重工719所目前正在研发万吨级核动力极地破冰船,届时更大吨位续航能力更强的雪龙系列破冰船更值得期待,这样一艘核动力船舶也可以为我国后续大型核动力载机水面舰艇提供技术验证。
为了满足大家的国产化执念,科研人员以及无数的产业工人们一直都在路上:隐形战斗机、大型运输机、水下滑翔机、星载原子钟、大功率重型燃气轮机、单晶涡轮叶片、通信交换机、大直径盾构机等等,这些都曾经是垄断清单里榜上有名的,如今却皆被除名。事实一再证明,凡是国外封锁的,我们都能更快地掌握突破。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时间: 2023-12-22 14:09:47 | 作者: 景观亮化产品
的战略道路,现如今的我们已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远洋运输船队,以及全球顶级规模的海洋装备制造业,但放眼整个地球却还有两块处女地有待开发,那就是南北两极地区。
最近,我国成功打破了一项国外长期垄断的核心装备就与两极地区有关,由于两极地区大部分海洋被厚重的冰层覆盖,因此就需要破冰能力更强的专业破冰船。我国此前仅有一艘雪龙号极地破冰考察船,该船是用7亿人民币从乌克兰原装进口的白令级破冰船,因为上世纪90年代我们还没有建造大型极地破冰船的实力。
现如今,随着我们国家海工装备建造实力的日益增强,慢慢的变多的复杂船型都已经具备了建造能力,譬如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世界最大吨位可燃冰钻井平台、超大吨位原油运输船、超大吨位半潜船,以及各型特种船舶,这些实力积累为我国独立建造大型破冰船创造了条件。
在产业能力升级以及极地科考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雪龙2号应运而生。2年前的2016年年底该船在我国江南造船厂举行了正式开工仪式,并于次年9月开始连续建造,短短12个月后,雪龙2号就完成了船坞合拢施工顺利下水,将于明年正式交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执行北极科考任务。
该船特别之处在于这是全球第一艘具备首尾连续破冰能力的极地考察船,而此前的雪龙号并不具备连续极地破冰能力,该船满载排水量接近1.4万吨,比我国055型万吨级驱逐舰还要大。
雪龙2号还有一个装备特点在于采用了两部360度全回转推进吊舱,意思就是船尾螺旋桨可以360度旋转,进而实现船舶航行方向的灵活可控,基于这样一个操控特性雪龙2号取消了普通船舶必备的尾舵。
我国并非极地国家,在极地科考船领域的建造经验尚不及临近极地国家。雪龙2号作为我国开工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破冰考察船选择的是中外联合设计的路子。基本设计的具体方案由芬兰阿克北极公司提供,详细设计由中船重工708所负责。
雪龙2号的核心装备吊舱推进系统也是进口自芬兰,因为此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并没形成产业规模,加上极地国家对该技术已形成垄断,为了尽快改变我国仅有一艘极地考察船的现状,这也是最快速的方法。
虽然第一艘国产极地破冰船使用了外国基础设计的具体方案,但我国相关核心技术装备也正在陆续突破的路上。近日,海洋装备战线就传来了新的捷报,由中船重工704所研制的2兆瓦推进吊舱顺利完成连续试验,为该推进器实现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全回转推进吊舱不同于传统船舶螺旋桨与发动机有直联大轴,它是一款电力推进装置,而旋转电机都整合在吊舱内部,研制试验难度极大,应用全回转推进吊舱的船舶可以轻轻松松实现船舶360度原地转向,船舶离开码头配合船艏侧推装置也不需要拖船,有很广泛的军民两用装备的应用前景。
雪龙2号只是我们向极地进军的第一支生力军,中船重工719所目前正在研发万吨级核动力极地破冰船,届时更大吨位续航能力更强的雪龙系列破冰船更值得期待,这样一艘核动力船舶也可以为我国后续大型核动力载机水面舰艇提供技术验证。
为了满足大家的国产化执念,科研人员以及无数的产业工人们一直都在路上:隐形战斗机、大型运输机、水下滑翔机、星载原子钟、大功率重型燃气轮机、单晶涡轮叶片、通信交换机、大直径盾构机等等,这些都曾经是垄断清单里榜上有名的,如今却皆被除名。事实一再证明,凡是国外封锁的,我们都能更快地掌握突破。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