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真正开始启动 新版评价指标体系面世

时间: 2024-04-28 09:36:52 |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特点

  瞄准医疗卫生体系的“高峰”与“塔尖”,研究型医院建设正在成为公立医院高水平发展的引领与重要抓手。

  在公立医院这一片医疗“高原”上,怎么样打造研究型医院的“高峰”?为助力更多医疗机构走上研究型医院发展之路,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应运而生。

  2022年,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和健康界联合主办,正式发起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580余家医院,163家医院参加申报。累计召开了8场会议,这中间还包括2场研讨会、1场启动会、4场申报讲解会、1场结果发布会,汇集了近百名全国医疗卫生领域“两院”院士、知名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临床专家等,并取得了六项成果 :形成了一套评价体系、发布了一批示范医院、积累了一套数据专库、汇集了一批智库专家、构建起一个服务体系、产出了一批研究成果。

  “首次开展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工作,是从零起步、创新探索,经验不多、困难不少、挑战不小。”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刘希华曾告诉健康界,但做成这件事情意义重要,必须迈出第一步,“先做有没有、再做好不好。”

  带着更精简、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2.0版)和更规范、方便的填报流程及评价方法,2023年第二届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活动于6月11日在郑州正式启动 。

  作为项目主办方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健康界的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郑州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董子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刘章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永晨、江苏省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赵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成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陈传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上海市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郑兴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郭树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郭应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陈旭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帆、中国人民总医院副院长周登峰、江苏省研究性医院学会副秘书长李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崔宇杰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等专家汇聚一堂,为研究型医院更高质量、更大范围、更规范地发展贡献思想智慧。

  此次会议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刘希华主持。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2023年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工作也在此次会议中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常务副会长周先志在致辞中指出,为庆祝研究型医院成立十周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将开展一系列主题系列活动,概括起来即“开好一个会,编好三本书,搞好三项活动”。

  “此次2023年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启动会暨《研究型医院管理学》再版讨论会,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谓是研究型医院与学会建设发展历史上的大事。”周先志说道。

  据周先志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新版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较大调整,不仅“特色更加鲜明、指标更加聚焦、数据更加客观”,而且体现了连贯性与操作性的有机结合。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把握规律的基本途径。“今天既是2023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的启动会,也是《研究型医院管理学》的再版动员会,还是实践与认识再结合、再提高的头脑风暴会。”周先志说道,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不吝赐教,发表真知灼见。

  随后,健康界常务副总裁程实回顾介绍了2022年研究型医院的评价遴选情况。据他介绍,研究型医院的评价遴选主要突出看病难、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个维度”以及目标站位的国际性、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项目导向的引领性、数据来源的可及性以及推进完善的持续性“五个原则”。

  “对于2022年的评价遴选,主管单位、医疗卫生同行、科技工作人员都表示,顺应了政策导向、回应了行业需求、取得了重大进步,参与热情慢慢的升高。”程实说道。

  据程实介绍,2022年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得到了全国范围内大型公立医院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共有163家医院、521个学科、1002名专家参加申报,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最终遴选评定出31家研究型医院、71个研究型学科、108位研究型人才。

  未来为推动评价遴选工作更好地开展,程实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加大宣传推广,扩大项目影响力;二是简化评价指标,减少申报工作量;三是升级评价方法,核验数据的真实性。

  随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史套兴详细的介绍了新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研究型医院管理学》再版的情况说明。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积极收集参评医院的反馈,结合指标填报的真实的情况,最终形成了2023年(2.0版)的评价指标体系。”据史套兴介绍,新版指标体系对指标数量进行大幅精简,从看难病、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个维度选择特征突出、客观性强、导向明显的三类经典指标。

  “除了医院填报外,我们也会抓取相关平台的数据,对个别数据还会通过同行专家评议、官方渠道核查等方式校验,进一步保证数据质量。”史套兴说道,新版指标在保证评价遴选的数据连贯性和可比性的同时,希望可以更聚焦研究型医院的核心要义,更减少参评医院的填报工作量。

  作为研究型医院发展的理论著作,《研究型医院管理学》的再版是业内一件大事。史套兴详细的介绍了《研究型医院管理学》的再版情况。据他介绍,《研究型医院管理学》已经编写出版近10年,对构建研究型医院理论的四梁八柱起到了中坚作用。

  “随着研究型医院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研究型医院管理学》亟待将新的理论和实践吸收到书里。”史套兴说道,为此,学会决定在原书18章的基础上,增加平台建立、公共卫生、功能分类、评估评价、思考展望等五章内容,对研究型医院的时代背景、使命任务、发展要素、功能定位和特点规律进行更全面、更为集中的阐述论释。

  在编写的过程中,为统一编写思想,统一编写形式,统一编写风格,史套兴提出,再版编撰需把握好三项原则和处理好三种关系,即坚持高站位与实践性并重、创新性与实用性并重、特色化与科学性并重三原则;同时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灵活、专业与普及三种关系。

  随后,作为此次会议的承办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成增分享了医院的人才、诊疗能力、医学教育、科研创新等发展情况。

  作为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工作的核心,一套科学且符合中国国情与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重点工作,决定着整个评价遴选工作的成败。

  对此,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上海市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郑兴东认为,2023年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的启动对中国医院的发展,尤其是高水平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新版指标围绕着治难病,更加聚焦,指向更加鲜明,而且很清楚,没有拖泥带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六认为,新版的研究型医院、学科、人才的评价遴选指标更加全面,重点更突出,更加具备可操作性。“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活动对医院与学科发展,甚至是国家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都很重要,要积极推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永晨认为,目前关于医院的评价评审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研究型医院的评价遴选一定要突出“研究型”这三个字,找到核心指标,对医院的科研、教学、医疗等多方面的发展,都非常有意义。

  江苏省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赵俊认为,研究型医院正在受到慢慢的变多的关注与重视,出台关于研究型医院的标准与规范是一件重大而紧迫的事情。新版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指标体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非常好的调整,研究型医院特色更加突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是北京市首批示范型研究型病房建筑设计企业,其院长赵国光认为,研究型医院是医院发展的方向标,对研究型医院做评价遴选非常必要。评价遴选指标体系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而且明确了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学科、研究型人才各自的评价指标,方向非常正确。

  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陈传亮认为,新版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指标体系基于看难病、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个维度,同时更突出用数据说话,更加凸显了客观与科学。

  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刘章锁认为,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指标体系从1.0走向2.0是一个重大的过渡,把原来的126项指标缩减到81项指标,更加精炼、简化,可操作性更强,应用得也会更好。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崔宇杰主任认为,评价遴选指标体系从1.0版走向2.0版,吸纳了众多专家的意见,是指标体系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未来会促进学习、吸纳专家的意见,做好研究支撑,助力指标的进一步完善。

  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认为,研究型评价遴选指标体系从无到有,如今开始“从有到优”,离不开众多医院管理者与专家的信任与支持。“通过更精简和精准的指标,瞄准医疗卫生体系的高峰与高原,研究型评价遴选非常有可能会成为医疗卫生领域除三级公立医院‘国考’之外的第二大重要榜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主任医师、教授孙同文建议,在研究型医院与研究型学科评选的过程中,要能够把国际、国内各类不同的学术期刊都考虑进来。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李红认为,新版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指标与研究型医院管理学的再版,为研究型医院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两大宝典,后续必将助力研究型医院发展更上一层楼。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范先群认为,研究型医院评价指标在去年实践与论证的基础上,一直在升级和优化。重点聚焦临床诊疗、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个维度。解决疑难重症能力是关键指标,聚焦临床核心问题,开展临床研究,尤其是开展临床多中心、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提高诊疗水平。加强基础和转化研究,聚焦0-1的原创研究,实现1到10、10到100的转化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议最后,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何振喜会长总结,他对关心和推动中国研究型医院事业发展、支持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和《研究型医院管理学》再版的专家们表示感谢。他指出,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活动是促进研究型医院的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方法,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对标国际,更看重中国特色。“未来项目组会认真研究专家提出的各项意见建议,让2.0指标体系更完善”。

2023年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真正开始启动 新版评价指标体系面世

时间: 2024-04-28 09:36:52 |   作者: 产品中心

  瞄准医疗卫生体系的“高峰”与“塔尖”,研究型医院建设正在成为公立医院高水平发展的引领与重要抓手。

  在公立医院这一片医疗“高原”上,怎么样打造研究型医院的“高峰”?为助力更多医疗机构走上研究型医院发展之路,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应运而生。

  2022年,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和健康界联合主办,正式发起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580余家医院,163家医院参加申报。累计召开了8场会议,这中间还包括2场研讨会、1场启动会、4场申报讲解会、1场结果发布会,汇集了近百名全国医疗卫生领域“两院”院士、知名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临床专家等,并取得了六项成果 :形成了一套评价体系、发布了一批示范医院、积累了一套数据专库、汇集了一批智库专家、构建起一个服务体系、产出了一批研究成果。

  “首次开展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工作,是从零起步、创新探索,经验不多、困难不少、挑战不小。”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刘希华曾告诉健康界,但做成这件事情意义重要,必须迈出第一步,“先做有没有、再做好不好。”

  带着更精简、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2.0版)和更规范、方便的填报流程及评价方法,2023年第二届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活动于6月11日在郑州正式启动 。

  作为项目主办方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健康界的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郑州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董子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刘章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永晨、江苏省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赵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成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陈传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上海市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郑兴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郭树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郭应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陈旭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帆、中国人民总医院副院长周登峰、江苏省研究性医院学会副秘书长李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崔宇杰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等专家汇聚一堂,为研究型医院更高质量、更大范围、更规范地发展贡献思想智慧。

  此次会议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刘希华主持。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2023年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工作也在此次会议中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常务副会长周先志在致辞中指出,为庆祝研究型医院成立十周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将开展一系列主题系列活动,概括起来即“开好一个会,编好三本书,搞好三项活动”。

  “此次2023年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启动会暨《研究型医院管理学》再版讨论会,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谓是研究型医院与学会建设发展历史上的大事。”周先志说道。

  据周先志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新版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较大调整,不仅“特色更加鲜明、指标更加聚焦、数据更加客观”,而且体现了连贯性与操作性的有机结合。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把握规律的基本途径。“今天既是2023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的启动会,也是《研究型医院管理学》的再版动员会,还是实践与认识再结合、再提高的头脑风暴会。”周先志说道,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不吝赐教,发表真知灼见。

  随后,健康界常务副总裁程实回顾介绍了2022年研究型医院的评价遴选情况。据他介绍,研究型医院的评价遴选主要突出看病难、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个维度”以及目标站位的国际性、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项目导向的引领性、数据来源的可及性以及推进完善的持续性“五个原则”。

  “对于2022年的评价遴选,主管单位、医疗卫生同行、科技工作人员都表示,顺应了政策导向、回应了行业需求、取得了重大进步,参与热情慢慢的升高。”程实说道。

  据程实介绍,2022年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得到了全国范围内大型公立医院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共有163家医院、521个学科、1002名专家参加申报,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最终遴选评定出31家研究型医院、71个研究型学科、108位研究型人才。

  未来为推动评价遴选工作更好地开展,程实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加大宣传推广,扩大项目影响力;二是简化评价指标,减少申报工作量;三是升级评价方法,核验数据的真实性。

  随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史套兴详细的介绍了新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研究型医院管理学》再版的情况说明。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积极收集参评医院的反馈,结合指标填报的真实的情况,最终形成了2023年(2.0版)的评价指标体系。”据史套兴介绍,新版指标体系对指标数量进行大幅精简,从看难病、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个维度选择特征突出、客观性强、导向明显的三类经典指标。

  “除了医院填报外,我们也会抓取相关平台的数据,对个别数据还会通过同行专家评议、官方渠道核查等方式校验,进一步保证数据质量。”史套兴说道,新版指标在保证评价遴选的数据连贯性和可比性的同时,希望可以更聚焦研究型医院的核心要义,更减少参评医院的填报工作量。

  作为研究型医院发展的理论著作,《研究型医院管理学》的再版是业内一件大事。史套兴详细的介绍了《研究型医院管理学》的再版情况。据他介绍,《研究型医院管理学》已经编写出版近10年,对构建研究型医院理论的四梁八柱起到了中坚作用。

  “随着研究型医院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研究型医院管理学》亟待将新的理论和实践吸收到书里。”史套兴说道,为此,学会决定在原书18章的基础上,增加平台建立、公共卫生、功能分类、评估评价、思考展望等五章内容,对研究型医院的时代背景、使命任务、发展要素、功能定位和特点规律进行更全面、更为集中的阐述论释。

  在编写的过程中,为统一编写思想,统一编写形式,统一编写风格,史套兴提出,再版编撰需把握好三项原则和处理好三种关系,即坚持高站位与实践性并重、创新性与实用性并重、特色化与科学性并重三原则;同时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灵活、专业与普及三种关系。

  随后,作为此次会议的承办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成增分享了医院的人才、诊疗能力、医学教育、科研创新等发展情况。

  作为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工作的核心,一套科学且符合中国国情与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重点工作,决定着整个评价遴选工作的成败。

  对此,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上海市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郑兴东认为,2023年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的启动对中国医院的发展,尤其是高水平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新版指标围绕着治难病,更加聚焦,指向更加鲜明,而且很清楚,没有拖泥带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六认为,新版的研究型医院、学科、人才的评价遴选指标更加全面,重点更突出,更加具备可操作性。“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活动对医院与学科发展,甚至是国家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都很重要,要积极推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永晨认为,目前关于医院的评价评审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研究型医院的评价遴选一定要突出“研究型”这三个字,找到核心指标,对医院的科研、教学、医疗等多方面的发展,都非常有意义。

  江苏省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赵俊认为,研究型医院正在受到慢慢的变多的关注与重视,出台关于研究型医院的标准与规范是一件重大而紧迫的事情。新版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指标体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非常好的调整,研究型医院特色更加突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是北京市首批示范型研究型病房建筑设计企业,其院长赵国光认为,研究型医院是医院发展的方向标,对研究型医院做评价遴选非常必要。评价遴选指标体系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而且明确了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学科、研究型人才各自的评价指标,方向非常正确。

  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陈传亮认为,新版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指标体系基于看难病、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个维度,同时更突出用数据说话,更加凸显了客观与科学。

  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刘章锁认为,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指标体系从1.0走向2.0是一个重大的过渡,把原来的126项指标缩减到81项指标,更加精炼、简化,可操作性更强,应用得也会更好。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崔宇杰主任认为,评价遴选指标体系从1.0版走向2.0版,吸纳了众多专家的意见,是指标体系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未来会促进学习、吸纳专家的意见,做好研究支撑,助力指标的进一步完善。

  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认为,研究型评价遴选指标体系从无到有,如今开始“从有到优”,离不开众多医院管理者与专家的信任与支持。“通过更精简和精准的指标,瞄准医疗卫生体系的高峰与高原,研究型评价遴选非常有可能会成为医疗卫生领域除三级公立医院‘国考’之外的第二大重要榜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主任医师、教授孙同文建议,在研究型医院与研究型学科评选的过程中,要能够把国际、国内各类不同的学术期刊都考虑进来。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李红认为,新版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指标与研究型医院管理学的再版,为研究型医院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两大宝典,后续必将助力研究型医院发展更上一层楼。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范先群认为,研究型医院评价指标在去年实践与论证的基础上,一直在升级和优化。重点聚焦临床诊疗、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个维度。解决疑难重症能力是关键指标,聚焦临床核心问题,开展临床研究,尤其是开展临床多中心、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提高诊疗水平。加强基础和转化研究,聚焦0-1的原创研究,实现1到10、10到100的转化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议最后,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何振喜会长总结,他对关心和推动中国研究型医院事业发展、支持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和《研究型医院管理学》再版的专家们表示感谢。他指出,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活动是促进研究型医院的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方法,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对标国际,更看重中国特色。“未来项目组会认真研究专家提出的各项意见建议,让2.0指标体系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