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4-20 00:50:11 | 作者: 建筑桥梁照明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员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逐步的提升,城镇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但也必须看到,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慢慢变得突出。”指出,这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
首先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制约了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和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也存在着社会风险隐患。”
“其次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分析说,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脱离实际建设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多,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耕地减少过多过快。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也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在谈到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时,说,东部一些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的城镇化潜力需要挖掘。城市群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功能不足,潜力没有正真获得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
对于“城市病”问题日渐突出,城市服务管理上的水准不高的问题,认为,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食品药品等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够,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外来人口聚集区人居环境较差。
还认为,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现行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固化了已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制约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我国仍处在城镇化率30%-70%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但我国城镇化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环境分析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以及慢慢的变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全球市场争夺、资源供求矛盾和减排压力加剧;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过去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
时间: 2024-04-20 00:50:11 | 作者: 建筑桥梁照明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员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逐步的提升,城镇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但也必须看到,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慢慢变得突出。”指出,这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
首先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制约了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和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也存在着社会风险隐患。”
“其次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分析说,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脱离实际建设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多,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耕地减少过多过快。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也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在谈到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时,说,东部一些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的城镇化潜力需要挖掘。城市群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功能不足,潜力没有正真获得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
对于“城市病”问题日渐突出,城市服务管理上的水准不高的问题,认为,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食品药品等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够,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外来人口聚集区人居环境较差。
还认为,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现行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固化了已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制约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我国仍处在城镇化率30%-70%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但我国城镇化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环境分析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以及慢慢的变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全球市场争夺、资源供求矛盾和减排压力加剧;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过去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